艾青

                  艾青(1910~1996)原名蔣海澄,筆名莪加、克阿等。生于浙江金華,1996年5月5日卒于北京。1928年考進杭州國立西湖藝術院繪畫系。翌年赴法國勤工儉學,自學繪畫兼習法文,并大量閱讀哲學和文學著作。比利時詩人凡爾哈侖的詩作,給他后來的創作留下深刻的影響。1932年回國,途中寫了《那邊》等憂國憂民的詩作。同年5月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。7月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,囚徒生活促使他從繪畫轉到詩歌創作,在獄中寫下《蘆笛》、《透明的夜》、《巴黎》、《馬賽》等詩作,其中《大堰河──我的保姆》一詩使艾青一舉成名。作品贊美養育自己的農婦,為其凄苦的命運抒發悲憤與不平,表達了對中國廣大農民遭際的深刻同情。1935年出獄,曾到常州武進女子師范學校任教半年,繼又流浪到上海。1936年自費出版第一本詩集《大堰河》。1937年抗日戰爭爆發后,從上海到武漢、臨汾、西安、桂林等地參加抗日救亡運動。1940年到重慶,任育才學校文學系主任。翌年去延安,被選為陜甘寧邊區參議員、延安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。1939年出版詩集《北方》,至1945年共有《向太陽》、《火把》、《獻給鄉村的詩》等詩集12部。作品從滾滾烽煙中汲取詩情,表現了進取、樂觀、昂奮的戰斗精神。1945年9月,率華北文藝工作團從延安到張家口。1949年1月,以軍代表身分參與接管北平藝術??茖W校,同年10月起任《人民文學》雜志副主編。1950年出版詩集《歡呼集》。同年夏訪問蘇聯,后出版詩集《寶石的紅星》。1956年出版詩集《春天》。次年被聘為《詩刊》與《收獲》編委,出版詩集《海岬上》。不久被錯劃為「右派」。1976年10月,重新獲得寫作權利,開始第二個創作高潮。1979年錯案平反,同年當選中國作家協會副主席。1980年出版詩集《歸來的歌》、《彩色的詩》,1983年又出版《雪蓮》。這些作品更為練達圓熟,形象更簡潔明確,語言更質樸純凈,除繼續保持真實與想象相結合的特色,又增添了深沉的思考和睿智的哲理。其中《光的贊歌》、《魚化石》、《古羅馬的大斗技場》等詩篇影響較大。1991年5卷本《艾青全集》出版。著作還有論文集《詩論》、《新文藝論集》、《艾青談詩》、《艾青論創作》,散文集《走向勝利》、《綠洲筆記》,譯詩集《原野與城市》,以及《艾青選集》(1~3冊)和多種版本《艾青詩選》等。在中國現代新詩發展史上,是繼郭沫若、聞一多等人之后推動一代詩風的詩人。

                  艾青的著名詩詞作品 更多>>

                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