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代詩人大全

                  • 哀長吉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宋朝

                    哀長吉(生卒年不詳)字叔巽,又字壽之,晚號委順翁,崇安(今屬福建)人。嘉定十三年(1220)進士。授邵武簿,調靖江書記,秩滿歸隱武夷山。有《雞肋集》,《全宋詞》輯其詞六首。王國維在《人間詞話》中曾批評南宋詞已成“羔雁之具”,意思是詞已成為人們之間已相饋贈的禮品,失去了真情。這個評價有合理之處,但不免絕對。此詞是祝賀他人娶媳婦的應酬之作,但寫得喜氣洋溢,自有一股濃郁的生活情趣。想來新人合巹之夕,當其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艾青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近代

                    艾青(1910~1996)原名蔣海澄,筆名莪加、克阿等。生于浙江金華,1996年5月5日卒于北京。1928年考進杭州國立西湖藝術院繪畫系。翌年赴法國勤工儉學,自學繪畫兼習法文,并大量閱讀哲學和文學著作。比利時詩人凡爾哈侖的詩作,給他后來的創作留下深刻的影響。1932年回國,途中寫了《那邊》等憂國憂民的詩作。同年5月在上海加入中國左翼美術家聯盟。7月被國民黨當局逮捕入獄,囚徒生活促使他從繪畫轉到詩歌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安邑坊女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唐朝

                    安邑坊女,指巴陵(今岳陽)一帶的女子,其姓名經歷均無法考證。

                  • 白居易

                    白居易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唐朝

                    白居易(772─846),字樂天,晚年號香山居士。祖籍太原(今屬山西),后遷居下鄧邽(今陜西渭南縣)。早年家境貧困,對社會生活及人民疾苦,有較多地接觸和了解。唐德宗貞元十六年(800)中進士,授秘書省校書郎。唐憲宗元和年間任左拾遺及左贊善大夫。元和十年(815),宰相武元衡被平盧節度使李師道派人制死,白居易因上表急請嚴緝兇手,得罪權貴,貶為江州司馬,后移忠州刺史。唐穆宗長慶初年任杭州刺史,曾積極興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白樸

                    白樸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元朝

                    白樸(1226—1306以后)字太素,號蘭谷;原名恒,字仁甫,祖籍隩州(今山西河曲),后遷居真定(今河北正定)。與關漢卿、鄭光祖、馬致遠一并稱為“元曲四大家?!卑讟愠錾砉倭攀看蠓蚣彝?,他的父親白華為金宣宗三年(1215年)進士,官至樞密院判;仲父白賁為金章宗泰和間進士,曾做過縣令,叔父早卒,卻有詩名。白家與元好問父子為世交,過從甚密。兩家子弟,常以詩文相往來,交往甚好。白樸出身于這樣的家庭,本應優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百里杜氏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先秦

                    百里杜氏,春秋秦穆公時期的秦國名相百里奚之妻。春秋時期,虞國人百里奚心懷五霸之略,因他家境十分貧窮,又無人引薦,沒有施展的機會,時常長吁短嘆。妻子杜氏見百里奚如此這般,便勸道:大丈夫志在四方,你正年輕有為之時,何不出去闖闖?百里奚望著妻子懷中的幼兒和堂前白發蒼蒼的老母親,更鄒緊了眉頭,道:我早就想去周游列國,找一個識才的明主呢!怎奈上有老下有小,不忍心離去呀!杜氏道:郎君放心地走吧!我可以上奉老母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包融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唐朝

                    包融(公元695-764),,潤州延陵(今江蘇省丹陽市)人。與于休烈、賀朝、萬齊融為"文詞之友"。開元初,與賀知章、張旭、張若虛皆有名,號吳中四士。張九齡引為懷州司馬,遷集賢直學士、大理司直。子何、佶,世稱二包,各有集。融詩今存八首。相關記載先是,神龍中,知章與越州賀朝、萬齊融,揚州張若虛、邢巨,湖州包融,俱以吳、越之士,文詞俊秀,名揚于上京。朝萬止山陰尉,齊融昆山令,若虛兗州兵曹,巨監察御史。融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鮑令暉

                    鮑令暉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南北朝

                    鮑令暉生活在公元420年,南朝女文學家,東海人,(今山東省郯城西南)是著名文學家鮑照之妹,其出身貧寒,但能詩文。鮑令暉是南朝宋齊兩代唯一留下箸作的女文學家。曾有《香茗賦集》傳世,今已散佚。另有留傳下來:《擬青青河畔草》、《客從遠方來》、《古意贈今人》、《代葛沙門妻郭小玉詩》等。據鐘嶸《詩品》載,鮑照有一次曾對孝武帝劉駿說:“臣妹才自亞于左棻,臣才不及太沖爾?!保ㄗ髼笔亲笏技醋筇珱_的妹妹,也很有詩才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鮑照

                    鮑照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南北朝

                    鮑照(412?-466)字明遠,東海(今江蘇省漣水縣北)人。出身貧寒。因向宋臨川王劉義慶獻詩而受到賞識,被任為國侍郎。文帝時遷中書舍人。臨海王子項鎮荊州,鮑照又任前軍參軍,所以世稱鮑參軍。后臨海王謀反,鮑照死于亂軍之中。他生活在南北中國分裂,門閥士族當權的時代,一生關心國家命運,對劉宋王朝的政治深為不滿。但由于「家世貧賤」而在宦途上飽受壓抑。鮑照是宋代成就最高的詩人。他的詩歌思想內容較豐富,具有明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北朝樂府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南北朝

                    【北朝樂府】北朝樂府民歌保存下來的數量不多,總共約有七十余首。主要收錄在《樂府詩集》的《梁鼓角橫吹曲》中,其余屬于《雜歌謠辭》和《雜曲歌辭》?!豆慕菣M吹曲》是北方民族用鼓和角等樂器在馬上演奏的一種軍樂,其歌詞的作者主要是東晉以后北方的鮮卑族和氏、羌等族的人民。其中雖然也有漢語歌詞,但很多是用鮮卑等語言歌唱的。后來到北魏太武帝以后,北方各族與漢族在文化上進行了大融合,于是這些民歌就經過翻譯先后傳入南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北島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近代

                    北島,1949年出生,本名趙振開,曾用筆名:北島,石默。祖籍浙江湖州,生于北京。1978年同詩人芒克創辦民間詩歌刊物《今天》。1990年旅居美國,現任教于加利福尼亞州戴維斯大學。曾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。他的詩刺穿了烏托邦的虛偽,呈現出了世界的本來面目。一句“我不相信”的吶喊,震醒了茫茫黑夜酣睡的人們。北島祖籍中國浙江湖州,1949年生于當時的北平(即北京)。畢業于北京四中。1969年當建筑工人,后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本寂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唐朝

                    本寂(840-901)俗姓黃,名元證,又名崇精,福建蒲田縣人,晚唐名僧,為佛教“曹洞宗”始創人之一。長期定居并終老撫州。唐天復元年(901),62歲的本寂圓寂,葬于寺西百步的鳳形坊,塔名“福園”。由于他對曹洞宗的形成和發展貢獻甚大,因而被敕謚為“元證禪師”。清雍正十二年(1734)被加封為“寶藏元證大師”。本寂“文辭遒麗,富有法才”,著有《解釋洞山五位顯訣》、《住寒山子詩》,后人又輯得《撫州曹山本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冰心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近代

                    冰心(1900~)著名作家。原名謝婉瑩。祖籍福建長樂,生于福州。童年在山東煙臺度過。1918年考入協和女子大學預科。1923年畢業于燕京大學國文系,并獲獎學金,同年8月赴美國威爾斯利女子大學研究院學習英國文學,1926年獲文學碩士學位?;貒笤谘嗑┐髮W、清華大學、北京女子文理學院任教??谷諔馉幤陂g,遷居昆明和重慶,曾任國民參政會參政員、中華全國文藝界抗敵協會理事。1946年底去日本,在京都大學、東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伯夷、叔齊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先秦

                    相傳伯夷、叔齊是商朝末年孤竹國(政治中心在今河北省盧龍縣西,包括今遷安市、遷西縣、灤縣等地)國君的長子和三子。生卒年無考。孤竹國國君在世時,想立叔齊為王位的繼承人。他死后叔齊要把王位讓給長兄伯夷。伯夷說:“你當國君是父親的遺命,怎么可以隨便改動呢?”于是伯夷逃走了。叔齊仍不肯當國君,也逃走了。百姓就推孤竹國君的二兒子繼承了王位。伯夷、叔齊兄弟之所以讓國,是因為他們對商紂王當時的暴政不滿,不愿與之合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蔡伸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宋朝

                    蔡伸(1088—1156)字伸道,號友古居士,莆田(今屬福建)人,蔡襄孫。政和五年(1115)進士。宣和年間,出知濰州北??h、通判徐州。趙構以康王開大元帥幕府,伸間道謁軍門,留置幕府。南渡后,通判真州,除知滁州。秦檜當國,以趙鼎黨被罷,主管臺州崇道觀。紹興九年(1139),起知徐州,改知德安府。后為浙東安撫司參謀官,提舉崇道觀。紹興二十六年卒,年六十九?!端问芬怼酚袀?。伸少有文名,擅書法,得祖襄筆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蔡挺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宋朝

                    蔡挺(1014-1079)字子政,宋城(今河南商丘)人。景祐元年(1034)進士,官至直龍圖閣,知慶州,屢拒西夏犯邊。神宗即位,加天章閣待制,知渭州。治軍有方,甲兵整習,常若寇至。熙宋五年(1072),拜樞密副使,元豐二年卒,年六十六,謚敏肅?!端问贰?、《東都事略》有傳?!端问贰繁緜鞣Q挺「在渭久,郁郁不自聊,寓意詞曲,有『玉關人老』之嘆」。魏泰《東軒筆錄》卷六稱其詞「盛傳都下」。

                  • 蔡琰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魏晉

                    蔡琰(177?-?),字文姬,陳留固(今河南杞縣)人。其父蔡邕是漢末的著名學者,以文章聞名。蔡琰博學多才,精通音律。董卓之亂中蔡琰被亂軍所虜,后流落入南匈奴。在匈奴中居十二年,生二子。中原地區平定后,被曹操贖回,改嫁于董祀。蔡琰保留下來的作品,比較可靠的只有兩首《悲憤詩》;另一個組詩《胡笳十八拍》,也有人認為是蔡琰所作,但多數研究者認為是后人依托。蔡文姬的父親蔡邕是當時大名鼎鼎的文學家和書法家,還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蔡幼學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宋朝

                    蔡幼學(1154-1217),壽64歲,字行之,1172年(南宋乾道八年)18歲時中進士,官至兵部尚書,卒謐文懿,病逝京都,歸葬永嘉洋岙山。瑞安新城(今稱莘塍)人。是永嘉事功學派集大成者葉適的好友,又是另一永嘉學派巨擘陳傅良的弟子、鄭伯英的女婿,相與關系密切,學術觀點相近,遂成為永嘉學派繼承者?!端问贰と辶帧分杏小恫逃讓W傳》。年青時曾從師陳傅良。兩人是同鄉,志趣相投,且都負文名。一時“聲價喧踴,老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曹豳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宋朝

                    曹豳(1170-1249)字西士,號東畝,一作東猷,溫州瑞安(今屬浙江)人。嘉泰二年(1202)進士。授安吉州教授,調重慶府司法參軍,改知建昌。紹定六年(1233),擢秘書丞,兼倉部郎官。端平元年(1234),除浙西提舉常平,移浙東提點刑獄。嘉熙初,召為左司諫。與王萬、郭磊卿、徐清叟俱負直聲,時號「嘉熙四諫」。嘉熙三年(1239),知福州,以禮部侍郎召,為臺臣所沮,遂守寶章閣待制致仕。淳祐九年卒,…

                  • 曹操

                    曹操

                    朝代:魏晉

                    曹操(155-220),即魏武帝。三國時政治家、軍事家、詩人。字孟德,小名阿瞞,沛國譙縣(今安徽亳州市)人。初舉孝廉,任洛陽北部尉,遷頓丘令。后在鎮壓黃巾起義和討伐懂卓的戰爭中,逐步擴充軍事力量。初平三年(公元192年),為袞州牧,分化、誘降青州黃巾軍的一部分,編為"青州兵"。建安元年(196年),迎獻帝都許(今河南許昌)。從此用其名義發號施令,先后削平呂布等割據勢力。官渡之戰大破河北割據勢力袁紹…

                  亚洲AV无码乱码在线观看性色